漆器是中國一門古老又緩慢但是很顯赫的中國傳統的工藝,它擁有悠久的歷史、精湛的工藝以及非常有序的傳承。漆器自身就散發着中國文化悠優典雅的特制。它與玉器、牙雕、等都是屬於北京傳統工藝。中國古代漆器的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於日常生活。但是現在的漆器工藝品更多的是用於裝飾和收藏。
漆器作爲一種傳統的手工髹飾工藝,工序復雜、材料珍貴。它是用區別於現代化學漆的天然大漆在各種胎制器物的表面進行髹塗,然後再進行描繪、鑲嵌、雕刻等裝飾手法的工藝。漆器工藝品比一般的要好看和有收藏的價值,現在更多的人們喜歡在家中擺上一件漆器工藝品,也是體現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尊重,這期小編主要爲大家分享漆器是什麼,漆器的工藝制作步驟。
漆器是什麼:
漆器的歷史是非常的悠久,據有關的資料記載,就是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時代已經有漆器在使用了。漆器就是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爲“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現在的更多就是指的是一種表成塗有一層漆的手工藝品。
漆器工藝制作步驟:
第一步:首先是選擇用材,般漆器家具的用材和生產工藝與其它木器家具生產工藝基本相同。高檔漆器產品的框架需採用楠木、紅木、紫檀等名貴材種,雕刻以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
第二步:塗灰。塗灰。塗灰是進行裝飾工藝和增加坯胎強度的一道重要工序。灰料分生漆灰、豬血灰和合成灰三種。70年代以前均使用豬血灰,80年代以後大部改用聚乙烯醇合成灰。
灰料制作過程:
1、生漆灰。用生漆和石膏或瓦灰,加適量的水及少量煤油調和而成。
2、豬血灰。以新鮮豬血加適量生石灰攪拌成熟後,再加入不同細度的瓦灰而成。分粗灰(60目)、細灰(160目)、漿灰(200目)三種。
3、合成灰。在聚乙烯醇內加入一定數量的清水,煮沸。另以松香、清漆混合加熱溶解,然後兩者相和,經攪拌制成合成膠。
第三步:上灰。
1、對幹木坯表面進行去污處理。
2、上粗灰。用刮板將灰料均勻刮附於木坯上,以日光或遠紅外燈烘幹。高檔產品一般用 生漆灰。
3、打抹、刮裂。刮去幹粗灰上的毛刺。
4、布布、布麻。用料灰將夏布、麻絲貼實於木坯接縫處,以增加接縫處的牢固度。
5、上細灰。要求刮得平整,厚薄均勻,並達到一定厚度。鑲嵌工藝除底灰外,還要上一次細灰。
6、上漿灰。陰幹。
7、清灰。用砂紙或砂輪打磨,達到平整,無波浪紋,平磨螺細產品要加水打磨,將圖案磨顯出來。
8、刮漿。用薄灰料將灰坯孔隙刮平。
9、砂磨。用細號水砂紙細磨。
第四步:髹漆。
1、制漆。經過濾去雜質後的生漆,在經加溫、攪拌,去水份,即爲推光漆。腰果漆是腰果殼油加溶劑及其它化學材料,經反應釜加熱化合,即成合成腰果漆。
2、上漆。用推光漆或腰果漆,均勻地刷塗(或噴塗、淋塗)於制好的灰坯上,下窨房陰幹。待實幹後,在由砂紙砂磨。然後根據需要再進行髹塗第二次、第三次......方法相同。
3、推光。漆器制作完成後,需對其表面進行推光處理。大件漆器用機動布盤蘸出光粉或上光臘拋光。小件漆器用布、棉花蘸漿灰、出光粉、菜油反復推擦。
結語:以上就是漆器工藝制作的基本過程,希望對大家有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工藝,就靠大家的發揚和傳承了。漆器工藝品裝飾在家居中,也是一件很有品位的作品。